![]() |
![]() |
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|
热线电话:13816176188 |
钢企下跌何时稳定 |
龙年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临,然而,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来说,钢结构工程整个行业却依然处于寒冬气候之中。而且,没人知道这个冬天有多远。
日前,来自中钢协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011年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75.3亿元,同比下降4.51%;销售利润率仅为2.42%,同比下降0.59个百分点。
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钢企2011年业绩预告或年报更是直观体现了钢铁业眼下日子之窘迫。如鞍钢股份此前公告称,预计公司2011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大21.51亿元。韶钢松山亦表示,预计公司2011年将亏损11.7亿元,比上年同期大幅下滑5686%。此外,马钢股份、新钢股份和南钢股份等皆预计2011年净利润将下滑超过50%。
而据了解,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,自去年年底以来,钢厂大面积进行检修或减产。有上市钢企人士亦向本报记者坦承,眼下,对于钢企来说“生产赔钱、不生产赔的更多”已是一种普遍现象。
开工亏 不开工更亏,钢企赔本赚吆喝
业内人士指出,目前从全行业来看,钢铁生产企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再到售出,形成了巨大的反差,“买的是高价原料,卖的是超低价格,一买一卖两头赔钱。”兰格钢铁网日前的调查亦显示,有大型钢厂卖一吨钢材亏损达128元。
目前钢企生产吨钢亏损上百元是平均水平,个别钢材品种亏损幅度更大,“像热轧板材这种会亏得厉害点,因为各家成本相差比较大,尤其是在三项费用这块,有的会差一两百块钱吧。”
徘徊在停工和生产之间的钢企为此也纷纷选择安排检修来削减产量。据市场监测显示,2011年11月份,板带材检修钢厂共16家,影响产量超过97.8万吨;长型材检修钢厂共19家,影响产量超过52.9万吨,其中建材产量48.1万吨;12月份,板带材检修钢厂共9家,影响产量超过44.5万吨;长型材检修钢厂共20家,影响产量超过35.3万吨,其中建材产量31.3万吨;与往年同期相比,全国各大钢厂检修力度和影响的产量均大幅上升。
华菱钢铁董秘阳向宏前日也坦承,钢价下跌对公司生产经营确有压力,“我们的产能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,今年二月份确实出现了减产。” |